随着医药市场的开放和药价的下降,街道药店比比皆是。而且药品的种类、名称繁多,当您选购时切记不能只看药名,不看“作用与用途”或“功效与主治”。因为某些药物名不符实,有人把“肥儿丸”给身体瘦弱的小孩服用,希望孩子吃了就肥胖起来,其实它只是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最可靠的办法是在医生指导下购药服用。如常用的“小儿安”主要含有磺胺甲基嘧啶、磺胺脒、碳酸氢钠等。主要用于消炎及痢疾,决非是小儿啼哭服用本品即能安静,
随着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技术发展,治疗同一种病的新药品层出不穷。不少人认为,药品是最新研制的疗效最好,因而买药时尽挑新药。其实,新药品多数只是通过了研制期的动物实验,由于未经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许多弊端和毒副作用都还没有充分显露出来。加之新药上市时间短,试用人数少,其药理作用也很难保证。
在治疗同一种病的所有药物中,有的人因不知道哪一种更有效,便多买一些品种,认为品种多了,其中必有能治好自己病的药,这种用药方法潜藏着很大的危险。因为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有的药单独服用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但如果两种或几种药混吃,就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轻则降低疗效,重则产生毒性,甚至发生意外。所以,除医生同意或要求的外,最好不要随意混合服用药品。
有些人带着“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心理,认定凡是价格贵的药都是好药。实际上,药品的价格是由原料采集难度、生产工艺难易、产量大小、销售范围和包装质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它与药物疗效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有些人对补脑、补肾、补气、补阳的药物感兴趣,常常 对号入座,认为自己肾虚、气虚、血虚而大量服用。实际上,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是虚证才用补药,非虚证用补药反而适得其反,加重病情。就算是精神不佳,或是一些“亚健康”状态,只要适当休息,调节饮食,是完全可以恢复的。“是药三分毒”,就算补药也不例外,还是不要滥补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