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显著改善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为酸相关性和动力障碍性疾病。
 
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以抑酸治疗为主,其中质子泵抑制剂是抑制胃酸分泌的主要药物,在较长时间内可使胃内 pH 值在保持在 4 以上。
 
但质子泵抑制剂仅对部分反流症状有效,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欠佳。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吐酸”、“嘈杂”等范畴,其病位在食管,为胃所系,病变涉及肝胆脾胃等脏腑,其病机可概括为肝胆疏泄失常,脾胃升降失调,木土相乘,肝胆逆犯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上逆而产生胃食管反流相关的一系列症状。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主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病证,临床广泛应用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方中乌梅酸温安蛔,涩肠止痢,为君药。花椒、细辛性味辛温,辛可伏蛔,温能袪寒并用,共为臣药。附子、干姜、桂枝温脏袪寒;人参、当归养气血,共为佐药。去放全方共奏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烧心、反胃、胸痛、泛酸等临床症状及 Gerd Q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 0. 01)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 01) ,表明乌梅丸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防止胃食管反流发生的第一道防线是胃食管交界处的抗反流屏障功能,食管体部的廓清功能则是防止反流发生的第二道防线。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食管体部廓清功能作为第二道防线,其功能障碍主要表现食管体部蠕动收缩波幅及有效收缩率降低。
 
另有研究表明,食管体部推进性蠕动收缩功能与食管炎症程度呈正相关。乌梅丸能显著提高下食管括约肌张力、加强食管体部远端廓清能力。
 
乌梅丸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下食管括约肌张力、加强食管体部远端廓清能力。
 
出处:《中药材》第 39 卷第 5 期 2016 年 5 月